美军第三十一团级作战队(the 31st Regimental Combat Team of US army),通称“Task Force Faith”或“Task Force MacLean/Faith”。 背景 1950年底,人民志愿军为保护东北国界不与美国所代表的南朝鲜势力范围直接相邻,而渡过鸭绿江加入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发动攻势,希望能在次年年初之前完全占领朝鲜。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12个师全部秘密在朝鲜东线完成战役集结时,没有被联合国军发现。联合国军第十军团负责在朝鲜东北部的攻势,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担任主攻,向长津湖西北进击。第十军团指挥官内德·阿尔蒙德情报不灵、命令美国陆军第七步兵师组织一支力量守卫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右翼,占领长津湖东岸,并在战役进展顺利时向鸭绿江攻击前进。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12个师完成战役集结时,没有被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诱敌进攻,在东线的联合国军第十军团在长津湖周边陷入数量占优势的志愿军的包围。第三十一团级作战队面临了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238团、239团、240团,以及81师241团的包围。81师242团则阻击美7师后续部队北援。志愿军第27军长彭德清是志愿军的指挥官。27军27副军长詹大南是80师的指挥官。 作战序列 中国:志愿军27军80师238团、239团、240团,以及81师241团(约一万人,242团为阻援部队不计入内) 美国:31步兵团、32步兵团第一营、57师属炮兵团及一个坦克分队及大量远程火炮和飞机(约4000余人)
作战过程 夜袭 11月27日麦克莱恩上校率队到达长津湖以东(新兴里),仍误以为志愿军在撤退之中,预备第二天进攻,不知志愿军第80师已经将作战队包围。是夜,因为不愿在白天暴露在空中火力之下,志愿军80师展开夜间突袭,进入作战队阵地,白天即退出。作战队两个步兵营各伤亡百人,但麦克莱恩上校仍尊从命令计划第二天进攻,并期待一个步兵营及一个战车连向他报到加入作战队。 网络上流传的说法是:‘27日夜发起攻击时,4连在我营右翼。"毕序阳率领3营从新兴里南面冲进村子,看见十几辆汽车、十几辆坦克围着两个帐篷。"我们冲进去就打,帐篷里有通讯器材和地图。炸了两辆坦克,当时在坦克边上发现一具尸体,是个当官的。"毕序阳回忆,全部攻占东山腰上的独立家屋后,李长言又率4连突入敌军一停炮场,捣毁敌炮兵指挥所。收缴战利品时,官兵们发现,各屋均有电话机、报话机,墙上还挂满了作战地图,地上还有未燃尽的作战文书。在一座独立家屋内,竟有一具美军上校军官的尸体。"后来证实,那就是'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詹大南说。"后来敌人又反击,我们就撤出村子。"毕序阳回忆,是他们3营通信班长张积庆28日早晨缴获了美军团旗,然后交给了他。"经过一个晚上激战,'北极熊团'伤痕累累,我军伤亡也很大,4个团减员约三分之一以上。"詹大南回忆。’橱窗里面的旗帜 指挥官被俘 11月28日夜志愿军于将近午夜时进攻,志愿军的战车加入战斗,但被作战队消灭,志愿军的肉搏战反而更有果效。被围的作战队伤兵人数达到300人。11月29日凌晨二时,麦克莱恩上校决定将第三十二团第一营后撤与其他部队集中。在进行中遇到志愿军的拦阻,靠费斯中校率队清除。清晨时麦克莱恩上校误以为一支志愿军是自己的部队来到,出面喊话,中四弹被俘、四天后死亡。 反坦克英雄 11月28日原本配属于作战队的战车连尝试与作战队会合,被志愿军81师242团拦阻。9连副班长叶永安因成功阻挡联合国军坦克连,被授予“反坦克英雄”称号,叶永安小组并被记集体特等功。11月29日原本配属于作战队的战车连再次尝试与作战队会合,仍被占据1221高地的志愿军81师242团拦阻。 费斯中校 费斯中校于11月29日在麦克莱恩上校中弹被俘后率第三十二团第一营进入第三十一团第三营阵地。费斯中校接任指挥官,率部固守阵地两天。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空中40架飞机强大火力的支持下,志愿军伤亡惨重。11月30日,作战队伤兵人数亦达到600人,尤其军官伤亡惨重。第七师师长乘直升机亲抵阵地,指示费斯中校勿期待外援并准备撤退。 撤退与溃败 11月30日晚,由志愿军第81师指挥,再次对新兴里地区美军发起进攻,第238团从东南、第240团从东北、第239团从南面、第241团从正西和西南会攻新兴里。12月1日费斯中校率部将伤员放置于卡车上循公路以一辆40厘米双管防空炮车为前锋,依赖空中火力支援撤退,但遭到空中火力误炸,又一再遭到人民志愿军242团的拦截狙击,后卫部队躲避狙击后失联,在1221高地受志愿军242团3营阻击时只剩2500人。费斯中校率部进攻1221高地,身先士卒冲锋陷阵,1221高地大部分被联合国军攻下,但一些联合国军攻下高地后,越过高地由冰冻的湖面向南方联合国军势力范围逃跑。费斯中校率部继续前进,又遭到志愿军拦截狙击,最后被手榴弹炸伤,至此联合国军溃散,许多人由冰冻的湖面向南逃跑。负重伤的费斯中校与放置伤员的卡车继续前进,遭志愿军242团1营拦截,费斯中校被步枪射击战死沙场。志愿军对卡车投入燃烧手榴弹,伤员被烧死。脱身的部队共约有1000人,大都负伤或冻伤,后还有战力的组成一个营随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突围。 注:美军31步兵团协会关于此战美军31团的说法与上面不同:Only 385 of the task force's original 3200 members survived. 由此可以看出3200人中生还者仅仅只有385人,此数字不含32团一营及57师属炮兵营及坦克分队的数字(来源:美军31步兵团协会网站http://www.imjinscout.com/31stInfHistory.html及维基http://en.wikipedia.org/wiki/31st_Infantry_Regiment_(United_States)) 志愿军战绩及伤亡 联合国军团长艾伦·麦克莱恩上校成为韩战中联合国军阵亡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上校(阵亡最高军阶),该团级作战队也是被击溃最大的联合国军单位。人民志愿军以夜袭联合国军指挥所、击毙指挥官、夺取军旗之说,授与239团4连"新兴里战斗模范连"。 前述副班长叶永安被授予叶永安“反坦克英雄”称号。另240团7连5班班长隋春暖率领全班迂回9.5公里,切断了敌人的退路,他所率领的5班荣获“新兴里战斗模范班”称号,他自己也被志愿军总部荣记特等功。志愿军亦授予240团4连"新兴里战斗模范连",授予240团4连1排"新兴里战斗模范排",授予239团7连4班"新兴里战斗模范班"。 志愿军80师以及81师在酷寒中面对火力强大的敌人,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战力严重受损。 有争议性的报道 有争议性的报道有许多资料宣称这是‘一个敌人也没跑掉的全歼。’但也有认为有200余人逃走的报道。也有承认‘全军覆没还谈不上,失去战斗力倒是真的。’ 亦有许多资料宣称‘5天5夜的时间,王牌团番号"北极熊团",永远地从美军战斗序列中消失了。’然而根据英文维基百科北极熊团继续参与韩战、越战等,至今仍然有营级单位存在。 寻获联合国军遗体
2001年北朝鲜开始与美国合作寻找韩战失踪士兵的遗体,原第三十一团级作战队于1950年11月28日战死的一等兵比利·麦克礼得(Billy MacLeod)于2008年1月19日以军礼下葬于家乡密西根州。 原列为失踪的第三十一团级作战队的罗伯·梅森(Robert L. Mason)中士与一等兵小约瑟·迈尔(Joseph K. Meyer, Jr.)的遗骸在作战队防线附近的坟墓被寻获,于2008年5月3日以军礼下葬于家乡。 原第三十一团级作战队的一等兵小密尔顿·丁纳包以勒(Milton Dinerboiler, Jr.),被俘后于1951年4月死亡,被埋在长津湖以北,将以军礼下葬于家乡印地安纳州。 另经过牙医记录的核对,原失踪的第三十一团的哈利·劳伦斯(Harry J. Laurence)上士的遗体被确定指认,2008年4月9日他的遗体以军礼下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陆军第7师第31团,由三个步兵营、一个坦克连(编有M4坦克22辆,其中20辆装备76毫米主炮,另2辆则是105毫米主炮)编成,编制员额3781人。组建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该团曾参加1918年至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所以该团团旗上绘有北极熊的图样。二次大战期间,该师参加过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团队,最终在朝鲜北部的冰天雪地中遭到了惨败的命运。其团旗被239团3营营部通讯班长张积庆缴获,后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1月间由于第7师部队在东线分布很广,无法按时集结执行第10军的作战计划,便临时编组了第31团支队(31st Regiment Combat Team,简称31RCT),由长津湖地区位置还相对比较集中的第31团第3营、第31团第2营(缺E连,以1营B连替补)和第32团第1营等部队组成,配属第57野战炮兵营(缺C连,以第15防空炮营D连替补)及31团重迫击炮连和坦克连,统归第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上校指挥,担负在长津湖东岸的进攻任务。而此时第31团第1营还远在长津湖以东沿海岸至惠山一带担任警戒,没有进入长津湖地区。11月29日晚,第31团支队在新兴里临时改归陆战队1师指挥,至12月2日凌晨被歼灭。31团团旗被缴,团长被击毙,全团损失过半,是美军战史上罕见的。这也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宣称的惟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
但是必须看到,新兴里之战歼灭美军31团(确切说应是31团支队),存在很多特定因素,首先该团位置比较孤立,难以得到友邻支援与策应;其次对该团的攻击从11月27日晚发起战斗到12月1日凌晨整整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其他战斗中如果一两天不能解决战斗,被围美军就会在大量航空火力支援或友邻策应下突围);而且该团所在地区山高路狭,又逢寒冬时节对于机械化部队机动极其不利。在以后的战争中再无这样集中如此之多的有利条件,因此也就再无歼灭美军团级建制部队的战例。
美军总结了31团支队遭受惨重损失的原因是:
1、通信不畅,31团支队始终未能与陆战1师甚至直属上级第7步兵师建立直接有效的通信联系,即使在31团支队内部通信联系也不通畅,后浦和新兴里两地就没有直接通信联系,在内洞峙突围时32团1营就因通信不畅而导致突围行动延误了半个多小时。无线电台由于严寒电池能量消耗快以及山区地形对无线电信号的阻隔影响固然是通信中断的客观原因,但是第7师在此紧急情况下应派出联络官到下碣隅里与陆战1师沟通,尽管巴尔师长30日曾先后到达下碣隅里和新兴里却不知为何没有指派联络官进行此项重要工作。
2、补给断绝,美军虽然在战斗中进行了空投补给,但部队实际收到数量很少,而且在战斗中被证明最具价值的M19自行高射炮车的40毫米炮弹和燃料始终没有获得(通信不畅是主要原因,所以居然出现40毫米炮弹被误投到后浦的错误),在突围行动中惟一的一辆还能开动的M19尽管弹药所剩无几(到了第一座断桥处就完全用完),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将卡车一一拖过小河,最后因为燃料耗尽而被放弃,如果能得到弹药和燃料,这辆M19完全可能带领车队冲过志愿军的防线,至少可以大大缩短被志愿军火力压制而浪费的时间。
3、指挥不力,首先突围前没要求进行空中侦察,不然完全可以事先掌握突围道路上的路障和桥梁破坏情况,预先做好应对准备,避免临时应对的被动。其次31团支队突围后下碣隅里却没能派出部队进行支援或接应,从最后还有很多士兵能回到下碣隅里和比尔中校的救援来看,出动一支规模并不大的部队就很可能接应出更多的士兵。再有费斯缺乏实战指挥经验,突围计划很不周密,不仅没有备用方案,连中途的阶段性目标(如无法在天黑前到达下碣隅里在哪里建立阵地过夜)都没有确定,部队一旦开始行动,特别是遇到阻力后就陷入了无法掌握的困境。而费斯选择的突围时间也很成问题,上午10时决定突围,12时45分开始突围,要想在天黑前(当地日落时间为17时)走完约20公里,以当时部队状况和战场情形根本是不可能的。部队由于连日苦战,军官和士官伤亡很大,逐渐丧失了对部队的切实掌握,如担任侧卫和后卫的部队,在第一座断桥处就没有控制附近要点进行掩护,使车队遭到很大伤亡。这样部队失去掌握,全靠个人为生存而苦苦支撑,突围计划又不周密,最后失败就不可避免。
12月底当31团余部从兴南登船撤回釜山后,第7步兵师随即开始重建31团的工作,从其他团里抽调一些军官,再加上原31团伤愈归队的官兵,以及从美国本土调来的补充兵员,至1951年2月18日,31团重新回到第7步兵师的序列,重返战场。——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第一批主攻的美军部队就是31团。
这里也说一下美国陆军第7步兵师,战争爆发时该师是驻在日本的占领军,实际人数只有编制员额的70%,而且由于任务轻松,平时不管是训练还是作风都很稀松。朝鲜战争开始后,第7师虽然距离战区较近却没有马上参战,仍留驻日本。但是在此期间,许多官兵都被调到朝鲜战场补充给其他部队,特别是全师约有1000名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官被调走,对整个部队负面影响更甚。而不足的人员就由从美国动员的后备兵员来补充,这些后备兵员几乎完全没有经过军事训练,只能就地紧急训练一番。尽管如此,还是无法达到编制人数要求,于是就出现了KATUSA(美国陆军韩国兵补充计划),将韩国兵补入美军,最多的时候有8652名韩国兵,几乎占全师兵力三分之一。这些韩国兵都是临时抓夫来的,语言不通,也没有军事训练,实际反而成为作战中的负担。10月后后备兵员多了些,所以KATUSA比较少,但仍有相当比例,约27%,在第31团支队的3000人中约有600人是KATUSA,约占20%,所以该师的战斗力较弱,在实战经验和训练上都远逊于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其他美军部队也存在这样情况,这也是为何前三次战役志愿军能够取胜的因素之一)。在长津湖的陆战1师和陆军第7师不同之处在于,陆战1师兵员全部是志愿兵,较多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官成为部队的骨干,可以维持相当的士气和战斗力。而第7师不但是美军在韩国各师中战斗力最弱的师,而且第31团支队的构成更是由多个单位临时拼凑而成,更缺乏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官,遭到覆灭的厄运也在情理之中。 文章选自 https://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4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