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近现代战争感兴趣的人,大都知道,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亦或是抗美援朝,我军的武器装备都与对方相差悬殊。尤其是对方陆、空两个兵种合作,更会极大限制我军发挥,导致伤亡惨重。为了克服这一阻力,我军积极组织士兵们练习打夜战的能力。到了朝鲜战争,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磨练,志愿军夜战的技能算得上是炉火纯青。因而传出不少流言,说美军惧怕与志愿军打夜战。不是惧怕,只是打不过。志愿军虽然武器装备不如美军,大多数战士也没经历过专门的训练,但是他们坚韧的意志力、令行禁止的执行力以及丰富的战斗经验,都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战争到了后期,美军的飞机大炮,也阻止不了志愿军这群“亡命之徒”前进的脚步。因此他们也开始了夜袭,并且多次使用,只不过大都失败。</p><p>稍微懂点战术的人都知道,夜袭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因素在于,开战前的隐蔽措施。我军之所以夜袭大都能够成功,是因为在距离敌营一段距离时,会选择匍匐前进,身上还会穿着稻草编织的斗篷,在月色的遮掩下很难以肉眼辨别。而美国士兵夜袭时都是站立直行,虽然会弯腰,但是目标还是很大,没等接近志愿军营地,就被哨兵发现示警。 美军为何不匍匐前进?</p><p>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很重视人权自由的国家,在美国士兵眼里,自己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而匍匐前进,考验的不只是体力,还有忍耐力。战斗中标准的低匍匐姿势是,右手掌心朝上握枪,以胳膊肘为支撑点使力,辅以左手手掌,作为前进动力。 战场上可没有柔软的草地做铺垫,随处可见的砂石颗粒,几百米爬行下来,胳膊肘被硌红肿,手被磨破流血是常有的事。匍匐前行,是四肢一起用力的,膝盖和脚踝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摩擦,从而受伤。战场上来不及处理伤口,血液凝固粘连衣服,也会造成二次受伤。 所以说,现如今飘荡的五星红旗,是由每一位战士的鲜血染红的。 志愿军成功夜袭的案例: 1951年10月,美军发起秋季攻势,战场是在驿谷川,对战的双方,分别是美军骑兵第1师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古语有言: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出击,就这样打响了轰轰烈烈的反击战。其中一场战役是第1师8团对战47军141师423团,当时的美军驻扎在风树洞东侧高地、松岘东南高地、内峰洞东北高地,占据地形优势,志愿军最后决定夜袭。</p><p>美军的三个阵地呈“品”字结构,互相呼应,一个阵地出状况,其他两个立马就能进行支援。经过商量决策,志愿军一方最终决定派出45师135团重炮连班长郭文宣带领班级战士先夜袭掉风树洞东侧高地,打破敌方“品”字防守的结构,再攻击其他两个阵地。 郭文宣观察过地形之后,发现风树洞东侧高地共有3个地堡,呈一字型摆开,若是自己边上的侧翼接近,行动刚好被最外边的地堡挡住,后面的两个地堡很难发现自己的行踪。紧接着,将带领的10余人,分为3组,一队为突击组,一队机枪组掩护,另一组则迫击炮支援。 郭文宣带领战士悄悄摸近了美军1号地堡,距离20米时被发现。美军守卫立马开枪,可惜为时已晚,突击组的成员在机枪组的掩护下,趁机将手榴弹扔进美军1号地堡,炸了它,然后迅速扑向3号地堡,机枪组则跟迫击炮组攻击2号地堡。就这样3组相互配合,迅速出击,打的风树洞东侧高地美军来不及反应,在几分钟内就被团灭。 打完风树洞东侧高地,郭文宣见其他两个阵地的战斗还没结束,并且只有一个地堡,迅速命令机枪组和突击组去支援内峰洞东北高地。机枪组从正面进攻,吸引火力;突击组则绕道后侧,用手榴弹炸掉地堡。他自己则带领着迫击炮组冲向松岘东南高地,从右侧迂回至地堡,往里投掷手榴弹。</p><p>松岘东南高地发现志愿军投弹,立马从快速从地堡中窜出逃跑,在这过程中被击毙一人,俘虏一人。 战斗结束,阵地上留下一组战士占据有利地形,掩护队伍撤离,以防敌军增援,被打得措手不及。在撤退的过程中,志愿军战士发现大约两个班的美军正沿着山脊向己方靠近。郭文宣立即下令原地潜伏,等美军到10米左右的距离再开火。再次打的美军措手不及,溃败而逃,郭文宣带着组员们安全回归。 战争,意味着死亡别离,可也预示着新生,当年的那一批可敬可爱的战士们早已老去,可在他们身后,还有一批批新鲜血液注入,前赴后继,保卫着我们的家国,同样可敬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