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2 点击: 次 来源:大河报-国际 添加者:佚名 - 小 + 大
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缺乏重型火力,手榴弹成为我军将士手中最普遍、也是成本最低的高杀伤性武器。因此,在很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里,手榴弹看起来都像是战场上的“神器”。那么,在抗日战争期间,出现在战场上的手雷究竟有哪些?其威力又如何呢? 一、日军的手雷 1921年,日军装备了大正10式手雷,这是沙俄战争之后日本陆军装备的一款新型手雷。为了满足前线步兵能够近距离抛射手雷的需求,日本军方还为此推出了大正10式掷弹筒,这一设计还被沿用至后续的91式手雷研制上。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满足91式手雷“一雷三用”的特性。 作为手雷使用时,士兵需要先拔出91式手雷的保险销,然后用力将保险帽在坚硬的物体上磕一下,使击针能够下移击发底火,点燃火药从而引起爆炸。这也就是很多抗战剧中,日军拉开保险销后要用细长的那头在头盔磕一下再扔出去的原因。 除了作为手雷用手投掷以外,91式手雷还可以作为枪榴弹使用。日军在三八式步枪的枪口上专门配置了一个榴弹发射器,使用的方式也很简单。只要士兵将手雷的保险销拔出,把短粗的发射药筒与榴弹发射器连接,细长的引信部位对着敌人,击发专门的空包弹点燃发射药筒,将手雷推出去就可以发射出榴弹了,遗留下来的发射药筒日军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还有一种使用方式是沿袭大正10式手雷通过掷弹筒发射的使用方式。这里的掷弹筒和迫击炮是有区别的,掷弹筒一般体积更小,呈“丁”字型,一到两个人就可以使用。但是掷弹筒的击发原理与迫击炮类似,只要士兵拔出手雷的保险销后,将引信部位朝上放入掷弹筒内就可以了。在惯性作用下,掷弹筒内的撞针会击发发射药筒的底火,就可以将手雷发射出去,有效射程可达数百米。 为了满足一雷三用的特性,91式手雷不得不在威力、引信时长和重量上进行让步。其重量比较大,引信时长更是达到7秒,很容易出现发射出去后被人扔回来的情况。这样的手雷虽然在用途上很广,但是很难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手掷手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很快装备了二战期间日军使用最广、装备量最大的97式手雷。在外观上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97式手雷取消了用掷弹筒发射的方式,所以并没有较为短粗的发射药筒。 与日军手雷的发展之路不同,国军在正面战场上使用的木柄手榴弹就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路子”,既不能当枪榴弹用,也不能与掷弹筒搭配使用,用手扔是唯一的使用方式。 手榴弹又分为进攻型和防守型,国军使用的木柄型手榴弹就是属于进攻型手榴弹。这种木柄型手榴弹采用了杠杆原理,可以投掷得更远更准。除了中国外,二战期间还有一个国家对木柄型手榴弹情有独钟,那就是德国,准确点说,国军的手榴弹就是仿制了德军手榴弹。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德军的M24系列长柄手榴弹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凭借着出色的实用性和大威力得到了士兵们的喜爱。但是这种为欧洲人体型设计的手榴弹体积较大,木柄相对中国人的手型而言很长,用起来很不协调。 于是各地兵工厂便根据中国人的手型和战场情况进行改进和仿制,其中最大名鼎鼎的仿制品就是巩县兵工厂生产的“巩式手榴弹”。这款手榴弹的弹长长度仅300毫米左右,装药量也只有70g,虽然在威力上比不过德国原厂的M24,但在中国战场上也足够使用。 三、边区造 比起日军和国军的手榴弹,在敌后战场上的抗日武装就没有那么好的装备条件。除了缴获的日伪军的手榴弹外,士兵们用得最多的就是各级边区兵工厂生产的土制手榴弹,但就如《亮剑》电视剧中所言:“这铸铁弹体质量太差,爆炸后有时只炸成两半,很耽误事。” 参考资料: 1、《中国抗战时期至今手榴弹大观》赵喜发 陈栓吉 2、《历史记忆——二战轴心国军用手榴弹全接触·日本(中)》三土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