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联系客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门知识 > 文章 当前位置: 热门知识 > 文章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坐拥数万湘军的曾国藩,为何见死不救?

时间:2022-02-22    点击: 次    来源:大河报-历史    添加者:佚名 - 小 + 大

清朝末年,吏治腐败,鸦片贸易猖獗。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战争以清朝惨败而结束。接下来的几年中,清朝一直受列强欺辱,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是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给焚毁了。北京城中狼烟四起,那么此时清朝的皇帝和朝臣又在做什么呢?曾国藩坐拥数万湘军,为何却见死不救呢?


在英法联军入侵之时,当时咸丰皇帝大惊失色,选择带着他的妃嫔们落荒而逃,最终跑到避暑山庄,而那时的圆明园正在烈火的焚烧之中。那时的清朝摇摇欲坠,内忧外患。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南方清军的军营驻扎点被太平军逐个击破,清军的整个战况都很不利。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英法联军发起了入侵。清朝为抵抗英法联军,派出了三万清兵,但最后有一半的士兵都阵亡了。而相比之下,英法联军却只有几十个人受伤,死亡的士兵更是屈指可数。清军虽然在数量上有优势,但其战斗力根本不行,而且他们平时缺乏军事训练,不仅仅是人,就连清军的战马遇到英法联军的炮火也会吓得四处逃窜。所以,清军在那时根本就是不堪一击。那么曾国藩训练的湘军呢?为何不出手相救呢?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意图力挽狂澜。在英法联军入侵之时,咸丰皇帝曾给曾国藩发出过上谕,让其率兵前往京城进行支援。要知道,当时的曾国藩虽然并非清廷的封疆大吏,但他是坐拥数万湘军的统帅,地位可是相当的重要。但当接到咸丰皇帝的谕旨时,曾国藩却是十分地为难。因为在那个时候,曾国藩正在集中精力对付太平天国,且正处于紧要关头,这个时候如果撤兵可能就会改变了整个大清朝的命运。


要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可谓是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如果这是曾国藩选择了撤兵,那么就是在给太平天国机会,曾国藩心里很清楚,如果太平天国翻了身,那么清王朝从此也就不复存在了。反而,在曾国藩看来英法联军入侵京城只是为了掠夺财宝,为了取得更多在华利益,并不是对清王朝的统治产生威胁。所以在权衡利弊之下,曾国藩选择带领数万湘军去攻打太平天国的主要势力。最终,曾国藩取得了攻占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胜利,镇压了这个席卷十多个省、持续14年的农民起义。


除此以外,曾国藩心中也很清楚。咸丰皇帝是迫不得已才会让他回去支援的。因为在此之前,咸丰皇帝一直都没有把湘军当回事,根本不把他们当做是自家的士兵。相比之下,咸丰皇帝更加重视蒙古铁骑,曾经对湘军还一度打压。想到这里,曾国藩就觉得心里非常不平衡,毕竟湘军是他一手创办的,这里的每一个人他都看的很重要,这些是他全部的心血,他也不想让他们在英法联军的长枪大炮之下丧命。于是,最终也没有带兵前去。

但是曾国藩又不能抗旨不尊,于是他就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并没有说自己回不回去,只是表明鲍超没有本事领兵打仗,不能委以重任。所以,曾国藩建议让他或者胡林翼领兵前往。这封信的内容一点价值都没有,曾国藩只是为了借此来拖延时间,他心里清楚等到咸丰皇帝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战事或许就结束了。到那个时候,咸丰皇帝也不会再怪罪于他。

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确实如此,咸丰帝在避暑山庄驾崩,清政府也与英法联军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曾国藩不仅没有受到任何责罚,还开始掌握更大权力,并开始更大规模的扩充湘军,成为晚清最为重要的一股势力。

 

选自 https://feeds-drcn.cloud.huawei.com.cn/landingpage/latest?docid=105116610011_204127&to_app=hwbrowser&dy_scenario=recomm&tn=79e64f9b98228026d2663da3cf8841eb7e889de10430e45bb0a261125e325735&share_to=link&channel=HW_TRENDING&ctype=news&appid=hwbrowser&cpid=666&r=CN

分享按钮

上一篇:为什么日军的手榴弹还得磕一下才能丢?

下一篇:清军拥有洋枪洋炮,能灭掉太平天国为何打不赢洋人

豫ICP备19032584号-1  |   QQ:80571569  |  地址:河南濮阳市  |  电话:13030322310  |  
Copyright © 2024 FE内容付费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xingwp.cn使用 Powered by 66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