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0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添加者:佚名 - 小 + 大
我不是学近代史的,了解的也仅仅是皮毛而已,接触不到一手史料,接触到了也看不懂,看不进去。回答评论里的几个问题:一,“蒋介石怎么没有反苏?”:我表达的是“其实并谈不上亲苏”,“也算不上反苏,至少在表面是的”。可能用词不当,但本意是想说,不能非黑即白,不“亲”就“反”。运输大队长对苏联是又爱又恨,既想借苏联的力量打国内军阀,打日本,又憎恨其染指中国疆土,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这种情感是错综复杂,纠缠在一起的,不能一个“亲苏”或“反苏”的标签贴上去,就把人物钉死,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只能说这是是政治,或是利益。二:“这还不叫和苏联彻底撕破脸?”: 看如何理解这个彻底撕破脸了,空一格和日本自1937年全面开打后,也还在暗地里和日本往来,和苏联除了中东路打了几个月,还是张学良在前面打的,怎么也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三:历史知识硬伤:怎么才能叫“正式对苏断交”呢?1927年之后的近十年都没有外交关系么?真的是“一直就是决裂的状态,双方都视对方为仇敌”么?关系冷淡,1937年8月的互不侵犯条约又是从何而来呢?我手里只有一套《中华民国史》,第7卷和第8卷给我的知识是:1927年12月13日,蒋发表谈话,“在革命未成功以前,一定要对俄绝交,待至革命成功后,再来设法恢复邦交。次日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关停、驱逐苏联机构和人员。但仅限于当时南京政府统治范围内,对北方和东北鞭长莫及。(不知此时苏联方面作何回应)1928年8月,二次北伐结束后,蒋就已经开始研究与苏联的关系,认为有必要对俄国开展正常外交,因为其有别于“联俄”,但遭到观念陈旧的吴稚晖、张静江等人批评。1928年12月东北易帜,蒋未下令驱逐东北地区的苏联领馆。1929年初,双方关系一度有所缓和,苏联同驻德公使蒋作宾接触,表示:中苏交恶只会对帝国主义有利。蒋介石表示:对俄国复交未至其时,至少须待国内政局稳定……接洽则可继续进行,不必拒绝,亦不必中止。1929年围绕中东铁路的争端,7月17日苏联照会驻苏代办夏维崧,进行断交。南京政府回应断交,一律护送所有苏联驻华使领馆人员出境,一律召回中国驻苏俄使领馆人员。中苏两国自此彻底断绝了一切外交关系。(卷七p209)紧接着便是中东路事件的武力冲突。双方曾一度计划进行交涉,但因为分歧太大,加之1930年的中原大战,和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交涉未能成功。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的万宝山事件,苏联向南京政府提议恢复邦交,为南京拒绝。但九一八事变之后,南京政府认为:对俄复交事可进行,但不必立刻实行,以保留与欧美交涉之作用,并为有条件之交涉。双方关系开始缓和。同样是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对中苏复交的呼声日益高涨,1932年4月,南京政府开始与苏联秘密接触,同年12月双方达成协议,宣布正式恢复邦交。不过之后的两国关系还是发展缓慢,个中原因还在于当时蒋介石正在“攘外必先安内”,并不着急。1935年华北事变后,蒋为寻求外援,与苏联关系日益升温。1936年1月,蒋对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关于红军问题进行商讨,希望苏联能从中斡旋,施加影响。唯有如此才能表明苏联政府对南京的诚意,南京政府则可成为苏联的忠实盟友。再之后的事情就是全面抗战前期,苏联援华抗日。这是原回答:蒋介石其实并谈不上亲苏,只是对那里有些向往,但是1923年访苏并不愉快,这种向往转变为了反感,随后又认为国内的政党是苏联的传声筒。蒋介石也算不上反苏,至少在表面是的。但如果看内里,蒋对美英也都不满。虽然对苏联和共产党不满,也发生了中东路事件,但作为中国的实权派,蒋介石并没有与苏联彻底撕破脸,当时的苏联也忌惮日本人,不会与蒋介石决裂。苏联人在当时更加看重的也是掌握政权的国民党。所以蒋经国在苏联不会影响蒋介石的决断和作为,至少蒋经国性命是没有问题的。但也因此蒋在国内的举动,蒋经国在苏联待了12年。杨天石在《孙逸先博士代表团团长的苏联之行——1923年蒋介石访问苏联纪实》中认为一,蒋介石对苏联觊觎外蒙等地感到不满。二,苏联的共产国际,和托洛茨基批评了蒋介石阐述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国民党在革命手段方面的错误。三,苏联人对蒋介石携带的,在外蒙建立军事基地使命不重视,让他感到失望。1925年蒋经国经过蒋介石的批准前往苏联,克罗泽写的《蒋介石传》中称这表明对苏联的友好态度,同时给他儿子一个学习革命技能以备将来之用的机会,也解决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差不多的原因,蒋介石后来又把他另一个儿子送到纳粹德国。杨天石在《蒋经国怎样从苏联归来》写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苏联的蒋经国立刻变态,与蒋介石决裂,称他为反革命分子。但是苏联方面并不尽信,对他进行长期政治监视。蒋经国从苏联的军校毕业后,在工厂、农场和金矿中都待过。1935年娶妻生子。1936年成为联共党员。但苏联人一直不让他回国。蒋介石也想念儿子,但也无可奈何,也没有因此而让步。1930年宋霭龄曾想让他承认《伯力协定》,1931年宋庆龄想让他放回为共产国际工作的牛兰夫妇,但都被蒋介石拒绝。日本的扩张,让苏联和中国关系缓和,1936年西安事变后,中共方面为蒋经国的归来也做了些努力。1937年回国。
蒋介石也没那么反苏啊。蒋介石其实挺喜欢马克思主义的。日记里面写了挺多年。他把大林和马克思分的挺清。1923年签了越飞宣言以后,孙中山派了个军事代表团去访苏,了解了解情况,顺便讨论一下库仑的基地。然后蒋就去了,发现了点问题,即苏联本质的问题。加上苏联也没准备执行越飞宣言的内容,设置军事基地帮广州打北洋。就是准备套走蒙古。所以还是很反感的。但反感归反感,和老大汇报之后,国父铁心要合作。老大的话他还是听的。所以也没说啥,就偷偷写写日记。至于突然转变,并不止于,24年到39年到45年,双方关系并没撕破脸。36年底大林还帮了蒋大忙,骂张学良是日奸,没趟浑水。37年签了互不侵犯条约。对民国政府援助飞机与武器等。有总比没有好。当时大林心里还没底,怕日本侵略苏联边境。诺门坎打完之后也没放心。直到佐尔格确认了日本的南进计划之后,41年4月大林就放心签了《苏日中立条约》。大家谁也不干涉谁。要是没签的话,天知道巴巴罗萨计划之后苏联会成什么样。45年,苏联把蒙古强行拿走。这个话题,即锅是谁的,能吵翻天。但苏联还是用的切香肠战术,从23年到45年,大林也不急。至于后来,其实还能咋样呢?一个强,一个弱。苏联和国民政府的关系直到49年下半年才终结。蒋即使想反,也得有本钱。没本钱,就受气。尾声呢?中苏交恶之后,苏联会偶尔派特派员去台湾见蒋父子。谈了什么,谁都不知道,反正,肯定没起头。经济合作没有,军事合作没有,政治相互不承认。随着蒋的死去,后面就更没影了。 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708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