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联系客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门知识 > 文章 当前位置: 热门知识 > 文章

姐姐寻找妹妹(赵一曼)惊动周总理

时间:2021-10-1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添加者:佚名 - 小 + 大

说起李坤泰或者李一超的名字鲜有人知,就连这名字属于男性或女性都不能确定 。提起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名字, 无人不知晓,无人不感动。 事实上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泰 ,在地下刊物发表文章时又名李一超 。赵一曼是她在珠河组织抗日运动用的化名。

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宜宾白杨嘴村一户李姓地主家庭。家里已经有了哥哥姐姐,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给她取名李坤泰,寓意安宁康泰。

赵一曼读书的时候接受到进步思想。于1923年冬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20 岁时,赵一曼在宜宾女子中学毕业。1927年,赵一曼考入黄埔军校第6 期,这在中国历史上,军事院校第一次招收女性。

2月6日全家人在宜宾合江码头为她送行,这一走,她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由于赵一曼是她参加革命工作后取的化名,所以她的家人并不知道赵一曼就是李坤泰。以至于赵一曼牺牲20后,她的姐姐多方打听才知道女英雄赵一曼就是自己的家人。

原本完整的一个家庭,为了革命分离,杳无音信20年,妹妹在哪?妻子去哪了?被日寇残忍迫害而离世家人都毫不知情,茫然无措的等待多么煎熬,没有经历过的人难以体会其中的苦楚煎熬。

赵一曼同志肖像

赵一曼与丈夫陈达邦相识于去莫斯科的轮船上。那时党组织派一部分年轻的共产党员去苏联学习。

1927年9 月,在上海吴淞码头,赵一曼和40 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同登上了苏联商船。陈达邦是他们的组长,他湖南长沙人,也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

他们一起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或许是特别的缘分,异国他乡一对年轻的男女相爱了。

1928年4月,赵一曼和陈达邦这对恋人在异国结为夫妇。水土不服让赵一曼患上了肺病。这年暑假,陈达邦陪伴她到苏联的克里米亚海滨疗养,共同度过一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

不久赵一曼怀孕,妊娠反应也越来越强烈, 还伴着咳嗽。 医生要求她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就在这个时候,国内急需女干部,组织安排赵一曼提前回国工作。

在回国问题上,陈达邦的意见是:妻子怀孕四五个月了,身体又很差,等生下孩子后再走;不然就两个人一起回去,夫妻俩好有个照应。

陈达邦回忆说:

她主张要服从党的决定,孩子可以回国生;夫妻分别是有痛苦,但没关系,应该走。她说我不学损失小,你不学损失大,只要我们的意志是一致的,我们的心是一致的,见不见面没关系。根据她当时身体的特殊情况,如果向组织提出请求,是可以暂不回国的。可是她主张宁肯自己困难,也要服从分配,为了工作应该不惜夫妻暂时的别离。

赵一曼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把分离、病痛与思念留给自己,决定尽快离开莫斯科,回到中国。临行前,陈达邦将自己的怀表送给她,二人从此永别。

陈达邦

1928年11月9日回到上海的赵一曼,被党组织派赴湖北宜昌建立联络站,开辟秘密工作。

来到宜昌,赵一曼在长江边租了间木板房住下,分发文件、转换组织关系……展开工作。

1929年1月21日夜,赵一曼生下一个男婴。她自己曾用名李淑宁,给儿子取小名“宁儿”。更希望儿子一生安安宁宁过日子。就像赵一曼的父亲对于她的期望。

赵一曼在宜昌、南昌工作期间,宁儿跟着妈妈吃了不少苦头,同时也起了很好的掩护作用。很多时候许人们可怜这哺育孩子的孤身女人,纷纷伸出救助之手,母子得以化险为夷。可是,宁儿一天天长大,不能跟着妈妈漂泊吃苦,更不能跟着妈妈一起冒险。

1930年4月,赵一曼和小姑子陈琮英带着宁儿来到武汉,赵一曼把孩子送到汉口丈夫的堂兄陈岳云家里。堂嫂未生育孩子,堂兄在政界有一定影响力,宁儿到那里能保证安全。

宁儿的去向决定了,赵一曼不忍骨肉分离。为了儿子的安全和成长,为了革命成功,为了中国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儿子的安宁,赵一曼不得不强咽下离别的痛苦。

临别之际,赵一曼抱着儿子来到照相馆,怀抱宁儿,留下了母子唯一的一幅,赵一曼永远怀抱儿子的那幅珍贵照片。

从此以后她们母子再也没有相见之日。她心心爱爱的儿子今生今世再也没有了母亲的怀抱。

与儿子离别后,赵一曼前往东北抗联运动出发。

1935 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 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在一次战役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转移到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汉奸出卖,昏迷中被俘。

日寇大野泰治见赵一曼伤重,怕她很快死去,就连夜进行审讯,问她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等情况时,赵一曼编了假口供。

问她:“为什么要抗日?”赵一曼非常愤慨,忍着伤痛,义正辞严地痛斥说:

“我是中国人,日本军侵略中国以来的暴行,不是几句话所能道尽的。如果你是中国人,对于日军目前在珠河县的行动将怎样想呢?中国人民反抗这样的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

审讯的失败,使大野非常恼火,便凶狠地用马鞭子抽打赵一曼左腕伤口,又用鞭杆狠戳赵一曼腿部伤处,赵一曼疼得死去活来。

5天后,大野把赵一曼带回了哈尔滨。赵一曼这时腿部伤口已经溃烂化脓,生命垂危,为了得到重要“口供”,于12月13日夜里,日寇把赵一曼送进哈尔滨市立医院第一病房,并派南岗警察署管内邮政街派出所警士董宪勋、范迪民、田××等3人,进行监视治疗。

受伤住院的赵一曼

(电影镜头):

监狱内的敌人正在不断地用皮鞭抽打赵一曼,她昏厥。敌人向她泼凉水,她渐渐睁开了眼睛……

别扛了!还是赶紧招供吧,也好免受些皮肉之苦!

赵一曼怒视敌人我已经说过了,我没有什么可招的!

鬼子暴跳如雷女共匪,不识时务!继续用刑!

赵一曼痛苦万分,但她紧咬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鬼子一把揪起赵一曼的头发,一瓢冷水泼下

赵一曼微微睁开眼,看着面前的敌人,露出轻蔑的微笑。

鬼子怒不可遏,声嘶力竭地高喊给她的双手插满竹签!

殷红的鲜血从赵一曼插满竹签的手上流淌,染红了荧屏的画面。

医生和护士给赵一曼实施抢救。赵一曼身体略微动了一下,眼睛慢慢睁开......

她醒了!她醒了!赵一曼环顾四周这是哪?护士韩勇义: “这是市立医院,鬼子怕你有生命危险,把你送来抢救。”

赵一曼:“谢谢你们……” 

医生:“小鬼子太可恶了,怎么把你打成这样?”赵一曼:“他们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他们不了解……共产党人的……意志……(突然一阵剧烈咳嗽)

韩勇义:“赵大姐,你的伤太重了,现在还不能多说话,你需要休息。”

赵一曼:“真想……睡一会儿”——(闭上眼睛)

门外,看守小队长董宪勋在走廊里来回走着,他警惕地环顾着四周,不要有日寇进来。

董宪勋推门进来,他和护士韩勇义一起围坐在赵一曼身旁。

赵 一 曼:“日本鬼子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他们让我们的同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韩勇义:“我的伯父和我的父亲也是被日本鬼子给逼死的。董宪勋:“赵大姐,那我们怎么办?”

赵一曼:“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与他们战斗!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韩勇义:“赵大姐,我真想跟你一快去打鬼子!”赵一曼:“好啊!”(几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上面电影中的画面,都是现实中的真实还原。至今,哈尔滨公安局保留着当年日寇审讯赵一曼的两册档案,里面记载了赵一曼被严刑拷打直至杀害的全部过程。

赵一曼革命烈士证明书

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赵一曼的腿伤有所好转。为了便于敌人审讯,1936年4月上旬,敌人把赵一曼从人多的大病室换到单人的第6病房第2号室。

在单人病房,赵一曼经常会和看守小队长董宪勋讲述抗日战士的故事。小董是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他表示愿意加入抗联。17岁的女护士韩勇义,敬重赵一曼,他们决心帮助她逃出敌人的魔掌。

6月28日晚他们俩花钱雇了轿子,秘密地抬着腿伤未愈的赵一曼,三个人一起往抗日游击区方向赶去。

6月29日晨,敌人发现赵一曼不见了,伪哈尔滨警察厅立即撒开人马四处搜查。

6月30日晨,赵一曼她们走到离游击区只有20多里地的李家屯附近,不幸被敌人追上。

凶手们施用了各种酷刑,董宪勋受刑过重死于狱中;韩勇义在被审讯期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后被家人赎回。

敌人对赵一曼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审讯和调查,毫无收获,再日寇眼中,现在赵一曼的唯一价值就是“示众”

7月末,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从押送的职员处要了纸笔,给朝思暮想的儿子宁儿写如下的遗言: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囚车中。”

8月2日凌晨,一辆马车来到小北门外的刑场,两个特务要来架赵一曼,她推开了,赵一曼忍着全身的巨痛,移动着艰难的步子,迎着灿烂的阳光向前走去。她缓缓地举起右臂,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一阵杂乱的枪声中,党的忠诚女儿、杰出的爱国者、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

天地悲歌,山河移色!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赵一曼》在全国上映。历经艰苦磨难的民族英雄赵一曼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们,电影一遍一遍地播放。

在川南有位年过半百的妇女看了《赵一曼》,勾起她对亲人的思念。银幕上的赵一曼坚强、勇敢、机智……多么像离别20多年的胞妹李坤泰啊!这位妇女名叫李坤杰,她向党组织汇报,向进川出川的同志打听……

1953年5月2日,李坤杰给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写信,把妹妹的简要历史概述了一遍:

我胞妹李一超,四川宜宾县人,大革命时期在武汉军政学校毕业后到苏联留学,与湖南人陈达邦结婚,1928年秋间回国,她有肺病,且身怀有孕,回国之后即在宜昌工作,还生了一个男孩子。后来就调到党中央(上海)机关工作,曾调到江西去工作过,一段时间因省委机关发生问题,她只身逃回上海,衣服都弄丢了(做乞丐),找到了组织。其后在党中央机关工作,她的孩子即送到陈达邦家里(陈本是湖南人,但在武汉也有家),1931年后即不知道消息,陈达邦是否回国,以后情形一点也不知道。听说当时你在中央做领导机关工作,如果能够知道一些情形,请告诉我!

发出给周总理的信后,李坤杰就焦急地等待着回音。

1953 年5 月,周总理收到这一封来信,他思来想去,不记得有李一超这个人。他将信转到全国妇联代为查找,当时的妇联主席蔡畅和劳动部副部长刘亚雄看信后,同年9月下旬,回复了李坤杰:

坤杰同志:你寻找你胞妹下落的信,由政务院总理办公室转交本会蔡主席,周总理不知道此人,本会蔡主席和中央劳动部副部长刘亚雄同志都看过此信,均不知你胞妹的消息,特此函告,请你考虑是否可以登报寻找,或找其他的线索。此致敬礼1953年9月19日

看了这封信,李坤杰十分悲伤。时光如流水,几年过去了,妹妹仍无下落,但她没有停止寻找妹妹的念头。

1954年元月,李坤杰听说家住宜宾的四川省监察委员江子能要到北京去开会。她立即前往,向他说明具体情况,恳请江子能在北京开会时向来自全国的同志打听李坤泰的下落。

江子能在北京开会期间,遇到了20多年未见的老乡,原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过的何成湘。江子能向何成湘提起宜宾的李坤杰寻找胞妹李坤泰的事。

李坤杰收到了何成湘于8月23日从北京发出的信。这封信中确认赵一曼就是李一超、李坤泰。此信全文如下:

坤杰同志:八月四日来函所附李一超同志照片均收到,照片已放大,印了两三张,准备先送一张到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已将你的原函附去,并陈列。一超同志在哈尔滨工作时,我同她见面较多,派她到游击区工作时,还是我和她谈话后派去的。她的活动曾轰动一时,赵一曼声名大振,一九四八年我去哈尔滨时,曾与当地老同志谈到一曼在哈尔滨医院的情况,及被敌人逮捕后牺牲的情况。我工作很忙,余答续谈。此致敬礼何成湘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三日

李坤杰看完何成湘的来信后,大哭了一场,她悲喜交加,原来自己的妹妹就是抗日英雄赵一曼。与此同时,她也在不断地寻找妹妹的孩子和妹夫陈达邦的下落。

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听,李坤杰找到了妹妹赵一曼的小姑子——陈琮英(任弼时夫人)。1955年元月2日,她立即写信给陈琮英,询问妹夫陈达邦和孩子的下落。

琮英同志:我们是未见面也未写过信,今天要给你写信,原因是此间市委会第二副书记张西挺同志才由重庆开会回来告诉我,李淑宁是我的幺妹,她同陈达邦结婚,你又是他的妹子,听了这话心里起了无限欣慰和悲痛,解放后随时都在寻访妹妹的消息都在寻访妹妹的消息,曾写信问过周总理……何成湘同志和东北烈士纪念馆回信,赵一曼即是李淑宁,又名一超……达邦同志及小孩等一切情形,望你详细告诉我,为盼!

陈琮英接到李坤杰的信后,立即于元月20日给李坤杰回信,告知陈达邦和陈掖贤的情况。

坤杰同志:来信敬悉,你的妹妹后因牺牲,这是很大的损失。她的儿子陈掖贤,交给我堂兄陈岳云教养的。陈掖贤现在二十四岁,去年在人民大学外交系毕业。现在北京工学院工作。陈达邦五十四岁,现在北京人民银行总行(北京东交民巷)国外局工作。详细情况我已请达邦同志写信给你,特复。并致敬礼陈琮英上一九五五年元月二十日

李坤杰收到陈琮英的来信十分高兴,她又流泪了,终于找到了妹夫和他们的孩子。妹妹的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了。幺妹,你是否也能感到安慰了。

妈妈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陈掖贤百感交集。对母亲万般思念、无限崇敬,他捧起姨妈寄来的照片,无数遍地端详,自己在妈妈怀里多么幸福!所有的母爱都只能在这张照片中寻找。历史记下的那一刻,是多么的珍贵。

1957年底,陈达邦从苏联回国后得知赵一曼就是自己的妻子李一超的消息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当初执意留下妻子,是不是就不会失去这么多.........

陈达邦哽咽地说:“寄了一张宁儿两岁时的照片以后,也一直没有通信。照片我一直带在身边..........”

这些年他一个人的日子过得也是艰难孤独。后来,陈达邦写下了一段情深意笃的回忆录。也只有在文字里追忆曾经的珍贵拥有。

陈达邦、陈掖贤父子

文本由作者主观思想+历史客观事实梳理撰写。关注@文乎关注离我们最近的历史;聆听真实的历史故事;走近谱写历史的人。

喜欢看近代历史真实人物故事的读者,请点击@文乎主页查看

 

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939957733594879

完整阅读 分享按钮

上一篇:赵一曼孙女陈红谈奶奶

下一篇:为革命一位王同志与赵一曼假扮夫妻,却用生命换母子脱险

豫ICP备19032584号-1  |   QQ:80571569  |  地址:河南濮阳市  |  电话:13030322310  |  
Copyright © 2025 FE内容付费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xingwp.cn使用 Powered by 66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