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1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添加者:佚名 - 小 + 大
淮海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大决战,国民党集中了自己的全部精锐部队,准备做殊死一搏。国民党方面号称拥有八十万大军,而解放军只有六十万,可以说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随着国民党黄百韬兵团被全歼,而五大主力之一的黄维兵团有在双堆集地区被包围。杜聿明所率领的30万大军经过多次苦战,始终无法突破防线,连自身也难保。国民党军队逐渐陷入被动。
杜聿明只能不断向蒋介石要求增援部队,就算在后期杜聿明被包围后,解放军也很难一时歼灭这几十万国民党军队。此时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如果蒋介石能够抽调兵力增援,哪怕是几个军,战役的最终结局也是很难预料。但蒋介石始终无法抽调一兵一卒,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当时华北的傅作义集团虽然还有几十万人,但实际上已经被包围分割,自身难保。而且傅作义对蒋介石要求率军南下的命令置之不理,傅作义的军队蒋介石是调动不了的。此外就是西北胡宗南集团。但为了配合淮海战役,西北野战军接连发动几次大的战役,胡宗南损兵折将,丧师失地。自顾不暇。虽然这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已经被牢牢牵制在西北地区。
除此之外,还有西南军阀的部队,虽然也是几十万大军,但远水难解近渴。而且西南军阀和蒋介石矛盾重重,让他们拿自己军队去为蒋介石卖命,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发现,国民党军队到后期仍然还有上百万的军队,但分散在西南西北华中广大地区,实际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这也是国民党军队被逐个击败的原因。
最后就剩下华中的白崇禧集团,这是唯一可以增援淮海战场的军队。而且距离近,白崇禧的军队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桂系钢七军后面还和解放军打了几次硬仗。当时白崇禧也没有大的战事,基本上是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假设在淮海战役的关键阶段,白崇禧能够率军增援,以桂系军队的战斗力和白崇禧的指挥能力,相信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不要说让白崇禧出兵增援,此时的白崇禧正盼望着蒋介石大败,自己好靠着江南半壁江山,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出来收拾残局。由此可见,国民党其实不是没有军队,而是内部派系争斗所致。 所以,白崇禧根本没有听从蒋介石增援淮海战场的命令,所以这就是国民党眼睁睁看着淮海战场几十万精锐被慢慢消灭,却无能为力的原因 |
上一篇:二战时日军为什么能够横扫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