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07 点击:1422 次 来源:网络 添加者:佚名 - 小 + 大
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事变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就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内战——土地革命战争。蒋介石虽然其后因为日寇全面侵华,国共第2次合作,但是抗战取得胜利之后,蒋介石又毫不意外地挑起内战,爆发了国共第2次内战——解放战争。因此,在民国时期,即便不算抗战时期国共之间的冲突,仅全面内战就爆发了两次,时间更长达13年之久。然而,在国共之间长达10多年的战争期间,虽然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国民党居于优势地位,但是,国民党却似乎从来没有打出过如三大战役这样酣畅淋漓的歼灭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无论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绝大多数时刻,国民党军队都在武器装备、人数、后勤补给等方面占据全面优势,国民党也曾多次在战场上将共产党的部队包围。例如土地革命时期,对于中央苏区、鄂豫皖区、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例如抗战时期对新四军总部的包围的皖南事变,例如抗战刚爆发时对于中原解放区的进攻。皖南事变这些军事行动,无不是国民党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对于共产党部队的包围,然而,无一例外的,即便是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胜利,也从未取得如共产党那般全歼对手的辉煌战果。即便在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军队趁着博古、李德等人的指挥错误,倚仗绝对优势取得了多次对于红军作战的胜利,但是,除了对于规模很小、并非正规军的红军游击队的进攻之外,国民党却从未取得过全歼对手的胜利。例如,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蒋介石几乎占据了全面优势,兵力方面,他集结了50万大军,武器装备方面,装备有大量采购自西方列强武器的蒋介石,也拥有远超红军的先进武器,后勤补给方面更是不用多说,以全国敌一隅。而更为关键的是,此时红军的指挥者,是采用错误路线方针的博古和李德,然而即便面对如此绝对优势,蒋介石虽然取得了第五次围剿的胜利,但是,他依然没有取得歼灭心腹大患——红军部队的胜利。中央苏区不仅中央红军成功地突破蒋介石的重重封锁,历经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其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纷纷离开根据地长征,并在陕北会师,蒋介石围剿红军的作战计划依然功亏一篑。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坐拥430万美械和日械大军的蒋介石,对比120万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仍占据绝对优势。然而,其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仍然虎头蛇尾,中原军区虽然沦陷,但主力顺利跳出包围圈。即便是抗战时期,突然发动10倍兵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皖南事变,仍有2000多新四军将士突出重围。相反,在与国民党作战之中,即便处于劣势之时,共产党军队屡屡能打出令人惊叹的歼灭战。例如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战役中,一举歼灭国民党最精锐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胜利。孟良崮战役至于其后爆发的三大战役,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之中,解放军更是一举歼灭了国民党150余万人,从此之后,国民党赖以维持全国统治的最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歼灭。也因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所以,正是毛主席指挥之下,人民军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歼灭战的胜利,革命军队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而蒋介石的部队却越打越少,越打越弱。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为什么在战争年代,占据全面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却无法向共产党军队一样打出歼灭战的胜利呢?第一,两支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有天壤之别。国民党军队自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国民党军队就已经蜕变为军阀式的军队。而军阀部队,其本质上与封建社会时的军队并没有什么差别。这些军队虽然有了现代化装备,有了更为适应战争的现代化组织形式,但其本质,依然是军阀头子的私人武装。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成为军阀们利用宗族、亲情、血脉、师生、金钱、利益等关系,组织成的一致私人军队。这样的部队既没有信仰,也没有理想,更不会为了军阀头子舍生忘死。对于绝大多数军队底层士兵而言,他们从没有享受过公平,也没有正常的上升渠道,他们之所以留在部队,或是被迫,或是为了混一碗饭吃。所以,在军阀部队中,大多数人秉持的是“有奶便是娘”,这个军阀给的多,就可以为他扛枪,另一个军阀给的更多了,抛弃他没有任何思想障碍。试想,这样一支心思各异、人人心怀鬼胎的部队,即便装备再先进的武器,又怎么可能是拥有信仰和理想的共产党部队对手呢?国民党军队第二,两支军队作战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方阵完全不同。作为一个天才的战略家和军事家,毛主席早就确定了我军的作战基本方针,那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因此,毛主席的战略方针从来都是以人为本。无论是红军还是解放军的作战方针,也从来不是以争夺一地一城的得失为目标。而在战斗之中,毛主席也始终坚持“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作战方针,因此,毛主席在指挥军队作战时,一直以歼灭战为目标,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削弱敌人的实力,并不断壮大自己。相反,作为一个蹩脚的军事家,蒋介石在权谋方面虽然早已炉火纯青,但是,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华,用白崇禧的话说:“顶多当一排长”。蒋介石这个话虽然显得“刻薄”了一些,但是,蒋介石的军事才华确实乏善可陈。例如,在指挥作战时,蒋介石似乎永远以占领了某个地区或某个城市为目标。土地革命时期就是如此,例如,在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蒋介石就以占领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金寨为目的,因为卫立煌率部占领了金寨,甚至兴奋的将这个县改为立煌县。而在解放战争时期也不例外,蒋介石屡屡以占领某个城市作为胜利的标志,全然不顾自己占领的地盘越多,军队被消灭得越多,布防也越分散的事实。国民党军队就连正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都没有,又何来歼灭战可言呢?第三,国共双方将领的军事才华和指挥能力也有巨大的差别。从1927年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一直在居全面劣势的情况下作战。新中国十大元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几乎无日不战、无时不战,正是在无比残酷且长达20余年的革命生涯之中,革命军队不但淬炼成为一支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强大的无敌之师,而且也锻炼出了一大批拥有卓越军事才华的和丰富经验的军事将领。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也是战果最为辉煌的,莫过于我军的“双子星”——林彪和粟裕。而且,许多人还往往忽视的是,中国共产党还拥有一名最为优秀的天才统帅——毛主席。许多人提起中国的革命,往往容易忽略毛主席的军事才华,其实,人民军队取得的几乎所有胜利,都是在毛主席的指挥之下完成的。尤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每一个战略部署,每一场战役的发动,都有毛主席的策划和指挥。毛主席例如,在辽沈的战役时,军事才华横溢如林彪屡屡与毛主席的部署意见相左,然而,最终结果都证明,毛主席是对的。可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只用三年的时间就将蒋介石的800万大军歼灭,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毛主席的军事才华居功至伟。而在这方面,最好的反面例教材仍是蒋介石。曾经上过军校、还曾前往日本留学的蒋介石,军事才华应该是有的,否则,他也无法取得中原大战等军阀混战的胜利。然而,蒋介石的军事才华充其量也不过是中人之姿,在这一点上,共产党和国民党将领都取得了惊人的一致。毛主席戏谑地将蒋介石称之为“运输大队大队长”。 国民党将领内部对于蒋介石遥控指挥胡乱插手的行为更是深恶痛绝,桂系将领白崇禧更是对于蒋介石的军事指挥能力嗤之以鼻。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蒋介石在战争之中,素来以以喜欢越级指挥、遥控指挥著称。每当战争进入焦灼状态,蒋介石就按捺不住自己蠢蠢欲动之心,往往飞临前线亲自指挥作战,不但取代了战役指挥官的工作,而且还喜欢向更下一级的部队插手。而蒋介石这样的作风,不但没有起到好处,还往往令战役指挥官手足无措,甚至酿成更糟糕的结果:由于蒋介石的胡乱指挥指挥命令,关键时刻战役指挥官居然不知道麾下一支部队的动向,这样的国民党军队又怎么可能不战败?其实,在国民党军队之中,虽然没有解放军一般将星璀璨,但是,优秀的指挥官还当然是有的,比如杜聿明、傅作义、卫立煌、白崇禧等人,都是极为出色的将领。傅作义然而,当这些人指挥作战时,蒋介石不但没能给予充分的信任,反而屡屡插手,他们纵有万般军事才华却没机会施展,又怎么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第四,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根本无法做到劲儿往一处使。早在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之时,国民党军队就是一个大杂烩,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本身就是有多支驻粤军阀部队组织而成。因此,派系林立本身就是国民党军队的顽疾,而在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之后,这一现象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许多军阀看到国民政府的胜利,往往摇身一变,旗帜一换,一则通电就成了国民革命军。但究其本质,他们依然是军阀们的私有部队,只不过名义上的上司和番号变了而已,他们在乎的,永远是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国民党将领而且,由于军阀对部队的本质,即便是蒋介石最为嫡系的中央军,内部依然派系林立。例如,同属中央军,陈诚的土木系和胡宗南的西北军就矛盾重重,恨不能以邻为壑。指挥这样一支矛盾重重、心思各异、派系林立的部队,即便是神仙,也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本身就个人利益至上的军阀部队,不可能如解放军部队一样如臂指使,自然也难取得如解放军一般的辉煌胜利。第五,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意志和吃苦精神与共产党部队也有天壤之别。我们上文说了,国民党军队的本质就是一支个人利益至上的军阀部队。虽然抗战时期面对民族危亡,面对民族大义,他们能迸发出巨大的战斗热情,但是,这种战斗热情是基于民族大义的,一旦在内战之中,这种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就会不复存在。中国远征军因此,虽然国民党军队拥有更先进的装备和后勤补给,但在作战意志和作战精神方面,国民党军队与人民军队相差悬殊。例如,国民党军官兵们普遍秉持的是“有奶便是娘”、“皇帝不差饿兵”的观点,没有足够的粮饷,他们不可能坚持作战,更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永远无法想象,他们的对手红军曾在没有军饷、死亡率超过90%的情况下,依然打不烂,拖不垮,日行百里,完成前所未有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无论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紧靠着一双脚底板和草鞋,我军部队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日行百里的行军,甚至能够做到晚上行军白天打仗,这对于国民党军队而言,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飞夺泸定桥因此,国民党军队之所以从未取得过如三大战役那样酣畅淋漓的大歼灭战,一方面是由于统帅和各级将领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民党军队是派系林立、战斗意志薄弱,再加上国民党始终与人民为敌,从未得到过人民的支持,又何来不败之理?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