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联系客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门知识 > 文章 当前位置: 热门知识 > 文章

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

时间:2021-02-2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添加者:佚名 - 小 + 大

说起新中国成立后的战争,最出名的应该莫过于抗美援朝以及越南自卫反击战了。而在人们印象中,抗美援朝好像都是中国的 志愿军 打的,从课本中好像也没看到有关朝鲜军队的相关信息,仿佛就从未出现过一样。这就引起了小伙伴们的好奇:抗美援朝时,朝鲜军队都干什么去了?难不成打酱油去了吗?



这其实是信息的“不对等”造成的。在朝鲜人民眼中的志愿军,就跟朝鲜军队在中国人民眼中是一样的,仿佛从未出现过。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志愿军与朝鲜的人民军,谁的战斗力更强呢?



这就要说到朝鲜战争开始的原因了。这场开始于1950年6月、原是一场南北朝鲜内部民族之间的斗争,结果由于朝鲜军队“过于凶猛”,打得韩国军队溃不成军,没多久侵占了韩国90%的领土。就在朝鲜想要将直接将韩国“赶下水”时,以美国为首、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却插了一杠,阻止了朝鲜的攻势。



不过,虽然是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但实际上“有效战斗力”就只有美国。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朝鲜与美军的装备不是同一个等级的,但是朝鲜军队估计是受了中国的影响,打起仗来不怕死,结果在刚开战的第一个月,竟然将美韩军打得节节败退。而美国这时没办法了,如果被朝鲜打败了,这回去多没面子,于是派了近百架飞机开始了轮番轰炸,据说仅8月14日这一天,美国飞机累积丢下900余吨炸弹,才勉强维持住了战线的稳定。



虽然朝鲜军队攻势凶猛,但人是铁饭是钢,高强度的战斗也是让朝鲜军队筋疲力竭。几近弹尽粮绝、疲惫不堪、还要随时防着空袭的朝鲜军队,终究还是疲软了。而美韩军见势,即刻组织进攻,将朝鲜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而朝鲜军队被打过三八线后,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向中国求援,这也才有了后来的抗美援朝。



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他们有着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比中国都要严格,所以对于上司的命令可以说是绝对服从的,不过这也导致虽然士兵很听话,但比较“笨拙”,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较为弱。而且不知为何,朝鲜是苏联的装备的“死忠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军队的战斗力。


其实大可不必怀疑朝鲜军队的战斗力。毕竟对于每一个国家的人来说,遇到侵略,都会拿出自己全部的力气将其赶出去。别看朝鲜人少,但打起仗来的气势可丝毫不输中国,这也可能是朝鲜能够将美韩联军打得节节败退的原因吧。


简析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

朝鲜人民军最初是以原抗联和八路军朝鲜籍归国人员为骨干组建起来的,在朝鲜战争初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自开战一直到仁川登陆前,美日对朝军的评价非常高,称朝军拥有类似于二战德军那种强悍的战斗力。对于这种说法,本人持保留态度。在我看来,过分地夸大对手强悍实际上是为自己的失败寻找遮羞布而已。要评价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得从编制,装备,人员素质,指挥能力,部队作风、保障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衡量。下面就部队基本情况、装备、训练、兵员素质、指挥人员素质、实战表现等几个方面简略谈谈,权当抛砖引玉。

一、部队基本情况

朝鲜人民军从建军的第一天起就深受苏军、日军以及解放军的影响,可以说是三者的混和体。

众所周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朝鲜人民军的创建都离不开苏联的大力扶持。朝鲜人民军的编制、装备、训练及战术基本上都是苏联模式,条令是翻译的苏军条令,并特别重视政治教育。

在军队体制上,朝鲜人民军实行的是一长制,各级编有政治副长。朝鲜人民军为政治副职取了一个颇有朝鲜特色的名称-----文化副长。营以上军官每人都配小车和女秘书,这一点让志愿军官兵尤其看不惯。

由于朝鲜曾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五十年之久,许多朝鲜人曾经在日军中服过役。不少人是在中国战场上反正,加入朝鲜义勇队,返朝后这些人成了最初建军时的骨干来源之一。因此朝鲜人民军受日军的影响也颇大。比如说,虽然编制体制是苏式的,但各级编制的称谓是却是军团、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是典型的日式称谓。

受日军影响最深的是,朝军部队延续了日军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作风,军中打骂体罚现象相当严重。从一些志愿军将士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我军无军衔标志,不易识别职务高低,在中朝两军交往时,朝军的校官、尉官们往往表现得神气颐指。在运动战时期中朝两军混居一地时,甚至有人民军营连级军官傲慢地命令我军高级将领为其打洗脸水的事情发生。在获知眼前衣着朴实,被其视为勤务兵的人居然是志愿军高级将领后,这些朝军中下级军官顿时吓得手足无措。相比中下级军官,朝鲜师团以上的高级军官们则对志愿军非常尊敬,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高级军官中有许多人原来就是八路军、东北抗联、解放军中的中下级指挥员,对我军的了解较多,在与我们共同浴血奋战中结成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还因为朝军高级军官们的政治水平比中下级军官强得太多。

这种等级森严,没有军事民主,强调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作风虽然限制了下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在作战经验并不算太丰富,战斗骨干比例偏少,战斗经验不足,各级军官实际指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能起到坚决贯彻上级意志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朝鲜人民军在作战时往往异常勇猛,死战不退,在士气高涨,指挥员意志坚决时往往表现得很顽强,但战术相对刻板。但一旦攻击受挫,或者军官丧失了自上而下的控制,或者指挥员自身战斗意志不足的情况下,部队往往士气低落得特别明显,战斗力一落千丈,前后判若两人,甚至部队整体崩溃瓦解。这种现象在一些缺乏八路军或者四野归国官兵做骨干的部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解放军对朝鲜人民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些从中国归国的高级将领和成建制返朝的部队中。从中国返朝鲜的官兵总数几乎占到了开战时人民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解放军的一些机动灵活的战术、部队建设的一些经验也带到了朝军中。

与许多人想象的相反,解放军对朝鲜人民军的影响不仅远不及苏军,甚至还不及日军。这是因为朝鲜人民军是由苏联顾问一手组建并训练的,从一开始就将全盘苏化作为建军方向。解放军的那套克敌制胜的法宝,比如机动灵活;军事民主;不以夺取土地为目标,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以战养战;官兵平等;诉苦运动;群众工作;优待俘虏,瓦解敌军等通通被被苏联顾问及朝军中苏联归国军官视为“不正规”和“游击习气”而摈弃。取而代之的是苏联那套正规而刻板的单纯军事路线。在这一点上,以金雄为首的从中国返朝的军官们对此有不同看法,曾试图进行一些抵制、矫正和揉合,但由于朝鲜国内、军内整体政治风向的原因,实际上收效甚微。

开战之初,真正被朝军统帅部视为精锐的是全盘苏化,几乎未受解放军影响的第3、第4师团。


2、装备

作为日本长期苦心经营的战争基地,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朝鲜境内留下了许多装备物资。但朝鲜人民军从一开始起走的就是全苏械化的道路。日军留下的装备物资大部分支援给了东北民主联军,少数留用的也只是交给各保安队、警备队、训练所作为训练使用。

朝军中的苏式装备都是二战时期苏军使用的成熟产品,或者说就是战后苏军换装汰换下来的装备。朝鲜境内集中了朝鲜半岛绝大部分工矿企业,能保证部分轻武器弹药及火工品的供给,也能自制部分轻武器(比如仿制PPSH41的49式冲锋枪),但重武器全都依赖从苏联进口。

作为开战时朝鲜人民军进攻的主要拳头,105装甲旅和独立坦克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两支装甲部队装备的是T34-85型,在当时仍是苏军的一线装备。

同时期的我人民解放军仍是杂械,给部队后勤供应上带来相当大的麻烦。相比较而言,朝军的全苏械化在后勤保障上比我军的万国牌杂械要优越得多。但根据后期志愿军的使用经验,苏式枪械并不比我们的杂械好用,例如TT33不如毛瑟驳壳枪,DP28轻机枪不如捷克式,PPSH41不如美制M3,莫辛纳干步枪不如中正式和美制M1903步枪,郭留诺夫重机枪的轮式枪架不适应朝鲜山地。

苏式装备对朝鲜人民军战斗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火炮的数量和质量上。人民军一个师团拥有122毫米榴弹炮12门,76毫米加农炮36门,SU76自行火炮12门,120迫击炮18门,82迫击炮81门,60迫击炮108门,45毫米反坦克炮42门。这种装备水平不仅强于李伪军,而且也远远强于同期解放军中装备最好的部队。但是由于朝鲜工业配套能力不足,绝大部分炮弹只能依赖从苏联进口。一旦补充量赶不上消耗量,朝军的战斗力就大打折扣。最极端的情况发生在仁川--汉城防御战期间,朝军坦克部队因为极缺高爆榴弹,所以只能使用穿甲弹对付美伪军的有生力量,其作战效果可想而知。

令人费解的是,朝鲜人民军在装备供应上不但极度崇尚苏械,而且在具体做法上也非常刻板。这不仅表现在志愿军入朝初期,急盼我们出手援救的人民军官兵看到志愿军装备的杂械时,失望,不屑,鄙夷之情溢于言表。而且在战争初期大田战役后,人民军损失巨大,武器弹药装备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刻板地从苏联紧急进口装备,顶着美机的轰炸历经千辛万苦地输送到前线,途中损失大半。在洛东江战役和釜山战役中,能运到前线的物资平均每个师团每天仅15吨左右,鉴于当时一线人民军的满员率仅在一半左右,也就是说每人每天的物资供应量充其量仅3公斤左右。苏械装备中自动火器多,弹药消耗量大,如此之少的供应量自然严重削弱了前线人民军的战斗力。许多火炮就是因为缺乏炮弹而不得不拉回后方休整,从而使前线部队火力锐减。

与此同时,朝鲜人民军对于在汉城、水原、大田这三次战役中缴获的大批美式装备物资却利用率极低,大批完好的美式装备被弃之一边无人问津。仁川登陆后的9月17日夜间,美陆战1师扫荡了富平市。这里是战前驻韩美军作为补给基地而建设的城市,在仓库里原封不动地堆放着战前美军留下的各种炮弹和机枪子弹等约2000吨。美军为意外地得到这批物资而大喜过望。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从7月初到9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占领富平市达两个半月之久,期间尽管前线极缺作战物资,却始终没有充分利用缴获的举动,最后原封不动地悉数奉还敌人。我军那套以战养战,利用缴获补充自己的作风在人民军中并未得到传承。



3、训练

战争爆发前朝鲜人民军的训练是很严格很刻苦的。这对于将一支新编成的,三分之二的人无实际战斗经验的军队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一定作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是,训练教范全部是照般苏军的,不走样地学。由于军队的传统、作战环境、作战式样以及保障能力的不同,适用于苏军的教范未必就适用于朝军。

举一个例子,吴瑞林将军在《抗美援朝中的第42军》一书中有如下记载:我志愿军刚进入朝鲜时,42军在东线派125师副师长茹夫一带两个营深入敌后寻找人民军残部。找到朝军12师团两个建制不完整的大队(营),组成了中朝联合游击支队。该支队在敌后试图利用暗夜歼灭或驱逐伪8师警戒部队,但万万没想到,12师团受到苏军训练的影响,突击队在夜间冲击时也高呼“乌拉!”,从而暴露目标,遭敌近距离火力杀伤,伤亡惨重,连续两次攻击失败,只能放弃原计划绕道转移。

12师团就是由47军中的朝鲜族战士编成的,朝鲜战争爆发时的番号是第7师团。开战后不久改称12师团,并在8月攻势中荣获“安东”师的荣誉称号。该师团指战员长年在47军编成内作战,对解放军那套战略战术应该非常熟悉。该师团回到朝鲜时,距战争爆发仅有两个月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进攻的准备,部队的换装和重新整编,那么进行苏式整训的时间不可能太长。战争爆发后战斗频繁激烈,更不可能有时间从容整训。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相隔半年时间,这支原四野出身的部队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受苏军训练的影响如此之深,其他部队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完整阅读 分享按钮

上一篇:八路军阻止了日军在关内的以战养战

下一篇:二战美军火力有多强,两人就能压制日军一个班,直言日军就是自杀

豫ICP备19032584号-1  |   QQ:80571569  |  地址:河南濮阳市  |  电话:13030322310  |  
Copyright © 2025 FE内容付费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xingwp.cn使用 Powered by 66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