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添加者:佚名 - 小 + 大
87版电视剧《红楼梦》12首经典插曲的音乐是由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创作而成。 1984年,王立平向《红楼梦》剧组自荐获准,此后历时四年,耗尽心力完成了《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13首歌曲,其中仅一首《葬花吟》就费时一年零九个月,用他自己的话形容“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面临压力最大、遇到困难最多的一次创作”。
演唱者陈力,创造了中国歌坛的奇迹,她演唱的《红楼梦》是中国歌坛的一座丰碑,是难以跨越的传世经典之作。 陈力用她赋予情感的嗓音,以及她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将《红楼梦》传达的悲情,使她的演唱臻于化境。陈力的歌声,神圣而深沉,像星辰一样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当多数歌唱者用胸腔和喉咙歌唱时,她却投入了心灵和生命。 她的歌声体现了生活的严酷和生命的沉重。她的歌唱让我看到,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之外,还有一个歌声的《红楼梦》的存在,这是陈力创造的! 87版《红楼梦》歌曲,陈力演唱的所有曲目,高亢,凄厉,完美的声音,在三十年后的今天仍记忆深刻,陈力的演唱很好地诠释了红楼各个人物的悲惨命运和结局。 尤其是“把骨肉家园齐来抛散,奴去也,莫牵连”陈力的歌声悲愤,高亢,无奈,无助,浑然天成,把人物的情绪推向顶峰,听起来荡气回肠,不胜唏嘘。其他的曲子也是个个经典,实在是让人过耳不忘。 引子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 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枉凝眉》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啊……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 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案:“戚序本”作“枉凝眸”)本是“红楼梦”书中第五回十二支曲中第三首的名字。曲子写宝玉与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林黛玉历劫还泪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 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第五回乃是书中预言之笔,对于整部书起到很大的驾驭作用。因此,历代红学家对第五回格外重视。
《葬花吟》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紫菱洲歌》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贾赦将贾迎春许嫁了孙绍祖,并将她接出大观园去。 贾宝玉十分惆怅,天天到贾迎春住过的紫菱洲一带徘徊,只见“轩窗寂寞,屏帐翛然”,“那岸上的蓼花苇叶,也都觉摇摇落落”,情不自禁吟此一歌。
《红豆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x41127rK/?spm_id_from=autoNext https://tv.sohu.com/v/dXMvMzUwMDQ0MTg4LzE3Njk0MDUxNC5zaHRtbA==.html 20年后演员荟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s411a778/?spm_id_from=pageDriver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王洁实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冯紫英请客,贾宝玉赴宴,席中宝玉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宝玉又说道:“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于是拿琵琶听宝玉唱道:“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晴雯歌》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聪明累》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 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聪明累》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首曲子,内容是写王熙凤的。曲中通过叙述王熙凤“机关算尽”,最终害人害己,一方面揭示了她的惨痛结局,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封建制度必将垮台的历史命运。
《分骨肉》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这首曲是唱贾探春的。骨肉指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分骨肉”,是说儿女与父母永远分离。贾府的三小姐贾探春浑名“玫瑰花”,她在思想性格上与同是庶出的姐姐“二木头”贾迎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熙凤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在她的意识中,区分主仆尊卑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深固。贾探春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这只能是心劳日拙,无济于事。
《叹香菱》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甄士隐的女儿。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 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红楼梦》书中有著名的“香菱学诗”一节,并入选中学课本。后为薛蟠正妻夏金桂所妒,备受折磨,改名为秋菱,险遭谋害。 高鹗续书中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并遗留一子(这可以通过最后一回中甄士隐与贾雨村的对话中得知,是由甄士隐亲口所述)。一说被夏金桂折磨致死。
《题帕三绝》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题帕三绝》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故以让晴雯送两块旧帕为借口,让黛玉放心。黛玉由此大受感动,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旧帕上题了这三首诗。 从全书来看,这三首诗应是黛玉第一次比较直接的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忧心,也是他们感情明朗化的一个开端。仔细阅读,将会发现,之后,他们几乎没再有象之前那样的争吵过。
《秋窗风雨夕》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林黛玉所作的一首诗。初秋雨夜,薛宝钗来看望她,黛玉深感往日自己多心,疏远了宝钗和宝玉,哀伤与宝玉的前途茫,兼闻窗外风雨凄凉,有感而作。 《好了歌》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演唱:陈力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红楼梦》中经典诗词,小说中为跛足道人所做,表现了作者现实主义和宗教思想。文中还有与之相和的《好了歌注》,承接并引申了《好了歌》的思想。 诗歌内容隐射小说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失望,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
上一篇:沁园春·雪
下一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